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晶晶
机构地区:[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100101
出 处:《南方论刊》2023年第11期34-36,43,共4页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现实逻辑研究”(KY2023B005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分工是建构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也是推动其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经济学和哲学视域的融合,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表征劳动的社会存在形态、意指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分工洞悉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其深层逻辑,但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分工却走向了自身的对立面,充当文明的、精巧的剥削手段,演变为资本增值的工具和社会不平等的深层根源,从而使消灭分工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必然。唯有扬弃生产方式本身,克服资本主义异化分工,才能打破资本对个体的奴役,从而推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分工思想对于规避资本逻辑弊端、建构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分工秩序具有启示意义。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