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素芳
出 处:《基层医学论坛》2023年第32期40-42,共3页The Medical Forum
摘 要:目的 探讨多次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都昌县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血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予以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多次吡喹酮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2组均连续治疗3年。对比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与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Ⅳ胶原(collage typeⅣ,Ⅳ-C)水平以及CD3~+、CD4~+、CD8~+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年后,观察组TBIL、AST、ALT、GGT、HA、LN、PCⅢ、Ⅳ-C、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并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