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晓燕[1]
机构地区:[1]青海民族大学
出 处:《西部文艺研究》2023年第5期71-76,共6页Western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藏族汉语文学中的生态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XZW033)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藏族作家古岳对青藏高原的生态书写,是建立在作者30年来深入江河源腹地的田野考察,自觉地以藏族文化观照完成的。他的生态书写一方面深植于藏族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采取具有民族特点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表达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的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嬗变;另一方面,他对接当今生态文化思想,用充满忧患意识的现代视角,直面青藏高原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生态危机,并发出急切、沉痛的吁请,为江河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具有社会学意义的贡献。古岳自觉地使用地理地质史和人类发展史相互交织的宏阔视角,梳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依存、冲突、适应的种种情形,从而深刻展示出“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导致的恶果。江河源所显示的“濒危世界”的种种征兆,促使古岳为建立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而不断写作。对于自然的体验、环境与人的观察和万物生态的思考,使得古岳的书写显示出地方的、特殊的品相,同时具有超越民族、地域学科的生命诗学质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2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