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构筑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策略探究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College Students'Public Spirit in We-Media Er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路岩 Lu Yan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19期158-160,共3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  金: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及引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SJSZ0159。

摘  要: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人人都是创作者,人人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各类自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的常驻地,而自媒体时代“娱乐至上”“虚无主义”等不良风气严重冲击大学生公共精神中对“公共”的关心、关爱和尊重,一些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以及交往行为等方面出现偏差。因此,在自媒体时代,探讨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中将个人狭隘的眼界和个人功利化的目的转向对公共事务的关怀、对公共事业的关注和参与,着重强调大学生在网络中关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重视承担责任,其实质是公共理性,以公平正义为追求,以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和公共参与为内容,它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进步和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但自媒体时代一些大学生在公共理性批判精神、维护公共利益以及参与公共议题等方面存在不足,其公共精神正面临挑战。如“丧文化”以自媒体平台为载体,解构大学生的理性批判精神;一些大学生个人主义观念盛行,无视公共利益;部分大学生交往行为封闭,无视公共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碎片化,意识形态权威性被解构;圈层化阻隔,公共精神传播力被削弱;资本化驱动,信息权力被遮蔽。这三者共同阻碍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为此,文章从三方面着手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即榜样示范:网络“意见领袖”与同辈群体共同发力;实践育人:线上与线下同频共振;理性交往:理性认知与不断突破有机交融。

关 键 词:自媒体 大学生 公共精神 现代化 公共理性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