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左小娟[1] Zuo Xiaojuan
机构地区:[1]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1112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20期76-79,共4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摘 要:阿拉伯国家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地带,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半岛电视台作为阿拉伯国家最重要、最权威的国际广播电视机构,其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报道,在国际社会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人们形成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半岛电视台为样本,对其2013年至今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英语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对报道主题、报道内容以及信息来源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对相关报道的议题呈现、报道内容、报道倾向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半岛电视台对于共建“一带一路”的报道总体是正面的、客观的,多从事实的角度报道共建“一带一路”对于阿拉伯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积极意义。同时,半岛电视台现有报道中也存在质疑共建“一带一路”的声音,以及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窄化理解。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文章基于半岛电视台十年来的报道分析,建议中国未来要从三个维度进一步强化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一是要不断深化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识,把握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层内涵;二是我国媒体在主动扩大正面报道的同时,要在提升报道质量上下功夫,应增加“冲突性”“平衡性”的报道框架,多采用贴近阿拉伯民众思维和阅读习惯的报道形式,以此增加被国际媒体援引的比例;三是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增强信息的说服力。该研究期望在深化国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使之成为惠及全人类的重要倡议,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1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