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娜娜
机构地区:[1]江南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4期140-156,共17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课题“多伦多大学馆藏怀履光档案研究”(项目批准号:19VJX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三国演义》是世代累积并经过文人加工写定的通俗小说,其中融入了插图刻工的情感倾向与文化思考,呈现出与文本叙事的不一致性。以志传本《三国演义》插图为中心,“图文相异”现象有随意式、延迟式和程式化三种类型。出版商的价值理念和盈利追求、刻工与插图的“一对多”关系、图像媒介的艺术功能以及书籍的传播、读者的接受,都容易使插图与文本之间的“缝隙”放大。明清刻工在某种程度上以自己的叙事方式不断地圆融着三国故事的插图体系,这是传统文人叙述与民间流传故事相互渗透的结果,是三国故事雅俗互动的重要途径。这其中彰显的文人意识和民众心理的融合,合力推动了明清小说的经典化进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