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内涵、生成机理与行为表征  被引量:1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istorical Initiative of the CPC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冰[1,2] Zhang Bing

机构地区:[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广州510635 [2]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27-36,共10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摘  要: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历史主动”主要被用于概括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先进性和革命性,直至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才被正式用于描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品格。这一转变背后,存在三个基本理据:在理论渊源上,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关于主体改造世界的“能动性”、驱动社会发展的“人民性”、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的“引领性”、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创造性”论述,构成中国共产党精神品格形成的哲学基础;在历史生成上,外在危机的心理内化、理论自觉的精神升华、实践经验的价值凝炼、精神标识的符号建构,成为催生和强化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核心要件;在行为特征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顺应大势的大局观念、引领时代的担当精神、识变应变的战略思维、自我革命的斗争意识,分别在认知(知)、责任(情)、战略(理)、意志(意)四个维度彰显了历史主动精神。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与强化,贯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斗争和发展的百年历程,蕴含着中国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

关 键 词:历史主动 精神品格 理论内涵 生成机理 行为表征 

分 类 号:D61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