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庆海[1] 张美琪 刘帅[2] Guo Qinghai;Zhang Meiqi;Liu Shuai
机构地区:[1]吉林农业大学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118 [2]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出 处:《农村经济》2023年第11期35-44,共10页Rural Econom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小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问题研究”(编号:19BJY124);“玉米收储政策改革的效率检视、目标评估和政策优化研究”(编号:20BJY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耕地质量稳步提升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农户是耕地质量维护的直接和最终实施者。耕地质量保护主要基于国家、集体和农户三个维度,国家以制定、实施法规和提供公共物品为手段,集体主要通过承包合同予以约束,国家与集体维度的保护措施主要通过农户行为予以实施。本文基于多元共治理论剖析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逻辑机理,明晰农户耕地质量保护面临的肥料施用过量化与单一化、弃置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生产方式与种植模式不合理等治理难题。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应从多维的视角优化耕地质量管理与保护长效机制,包括“数字化”耕地质量监测与补偿机制、保护性耕作技术支持机制、农业绿色循环生产经营机制。除了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外,所有耕地质量保护措施都要以最终转化为农户的采纳为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