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桂元 罗利亚 李晓 韩思路 鲁文思 白银亮[2] 张有成[3]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2]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甘肃兰州730000 [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中成药》2023年第11期3693-3701,共9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GZKZ-2020-7);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萃英学子科研培育”计划项目(CYXZ2021-26)。
摘 要:炎症是机体对有害应激源的过度防御反应,用于定位并消除伤害的内源或外源。它涉及急性期反应物的释放,会引起机体广泛的自主神经、内分泌、血液学、免疫学改变。失调的细胞因子可能引起大量的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目前常用的抗炎药物由于临床发生胃肠道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影响而受到极大的限制。大黄常见的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对胃肠道的损害较小,临床应用潜力巨大。目前关于大黄及其蒽醌类化合物抗炎作用的研究较多,本文对大黄及常见的几种蒽醌类化合物抗炎作用和机理,及其在炎症治疗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与炎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