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强 王希[1] 赵容 陈小妹 梁重锋 谭善忠[1] ZHAO Qiang;WANG Xi;ZHAO Rong;CHEN Xiaomei;LIANG Chongfeng;TAN Shanzhong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江苏南京210003
出 处:《江苏中医药》2023年第12期30-33,共4页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第二批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苏中医科教[2018]4号);南京市2015年度科技发展项目(201503030)。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方益气健脾方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内科综合用药(保肝、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益气健脾方,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总胆红素(TBIL)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情况;于治疗前随机取6例患者(治疗组、对照组各3例)晨起空腹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样本,随机分为益气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样本数为3,分别使用浓度为0.1、0.2、0.4 mg/mL的益气健脾方药液和生理盐水培养24 h后,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中性粒细胞中Histone H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67.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4%(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TBIL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本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明显降低(P<0.05),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患者PTA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TBIL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治疗2周后(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和本组治疗2周后(P<0.05),PTA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益气健脾方中、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Histone H3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益气健脾方高剂量组Histone H3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在内科综合用药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方能显著提高HBV-ACLF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中性粒细胞功能有关。
关 键 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益气健脾方 中性粒细胞 总胆红素 凝血酶原活动度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