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棉间作下氮密互作对棉花铃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Effects of nitrogen and plant density interaction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of cotton at boll stage under jujube cotton intercropp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霜 李田甜 甘塘煌 王俊生 田玉刚 李志鹏 候金枚 张家琪 林皎 万素梅[1] Wang Shuang

机构地区:[1]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21期55-61,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060449);2022年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编号:TDGRI202216)。

摘  要:探索南疆枣棉间作系统下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棉花铃期叶片光合日变化规律及产量的影响,为间作棉花的种植密度及氮肥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设置3个种植密度为主处理:22万株/hm2(D1)、18万株/hm2(D2)、14万株/hm2(D3),5个氮肥梯度为副处理:560 kg/hm2(N560)、420 kg/hm2(N420)、280 kg/hm2(N280)、140 kg/hm2(N140)、0 kg/hm2(N0),以单作棉花(CK)为对照,在棉花铃期对光合日变化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经济产值。结果表明,棉花叶片的Pn、Gs、WUE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Tr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Ci和Ls值日变化分别呈“V”形和倒“V”形变化趋势。在间作系统中籽棉产量以D1N280处理(22万株/hm2和280 kg/hm2)最高,其值为2 983.70 kg/hm2,且D1(22万株/hm2)的土地当量比为1.39,与未施氮相比,增施氮肥可以显著增加间作系统的光合性能和棉花产量。因此本试验中枣棉间作系统棉花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22万株/hm2和280 kg/hm2,该研究结果可为南疆枣棉间作系统作物增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关 键 词:间作 棉花 光合日变化 密度 氮肥 产量 

分 类 号:S562.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