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土空间与种植密度互作对藜麦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Influence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root-growing space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root distribution and yield of quino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丹[1] 张永清[1,2] 张萌 梁萍[1] 合佳敏 严翻翻 王慧娟 Wang Dan

机构地区:[1]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2]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21期79-86,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571604);山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编号:2021Y498)。

摘  要:根系空间分布影响作物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发育能力,合理的根系空间配置及种植密度能有效提高藜麦产量,为藜麦合理高效的生态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藜麦品种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根管土柱(用直径20 cm的PVC管裁成高60 cm的H1和高40 cm的H2)栽培法,设置4个种植密度(D2,2株/管;D3,3株/管;D4,4株/管;D5,5株/管),共8个处理,分别于藜麦灌浆期测定根系分布构型、生物量及生理指标等,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无论种植密度如何,较大的根土空间均能显著促进藜麦生长,与H2处理相比,H1处理的根长、根系干物质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分别平均增加63.86%、50.42%、9.83%、13.24%和6.34%;相同根土空间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对藜麦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加大,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以上各指标下降幅度加大,而根冠比、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相反趋势;产量则随着种植密度的递增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土空间H1条件下,在种植密度为D4时达到最大值,而H2条件下在D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本试验中,H1D4处理的产量达到峰值,相比于H2D3处理,单位产量平均增加了13.20%,根系单位贡献率最高,能最大程度减少根系冗余,有效提高藜麦单位面积经济收益。根土空间与种植密度互作显著影响藜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密度胁迫下,增加根土空间可促进藜麦根系生长,当根土空间较小时,可通过减小种植密度缓解藜麦生长压力,达到单位增产最大化。

关 键 词:藜麦 根土空间 种植密度 根系冗余 生理特性 产量 

分 类 号:S519.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