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蕤奇 Guo Ruiqi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 处:《西部法学评论》2023年第5期48-62,共15页Western Law Review
摘 要:共犯脱离理论的核心是脱离的判断标准。既有学说或是以因果性为核心,或是放弃因果性而转向法忠诚,但前者存在论色彩浓厚,后者缺乏不法论证,致使结论与理论初衷自相矛盾。共同犯罪并非“因果共同”,而是共同归责,是在规范上对共同实现构成要件的意义表达。共犯脱离是共同归责的反面。若行为人主动退出共同犯罪,且为阻止犯罪既遂而真正实践了所认识到的全部可能性;或虽被排除出共同犯罪,但与其他共犯已不具备紧密、共同的意义表达,则既遂结果不能体现所有行为共同的规范违反意义,可成立脱离。在归责视角下,脱离理论与中止、未遂理论并无冲突之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