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雅静
机构地区:[1]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30027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12期119-121,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维也纳现代派代表作家阿图尔·施尼茨勒的作品《梦幻小说》创作于1926年,故事情节在梦幻与现实的交错中发展,处处体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前论文试图从文本中体现的三组对立关系出发,分析人物的生存困境:人们在欲望与死亡、面具与真实、责任与自由中挣扎,找不到出路。而其深层原因则根植于人物所处的社会:在19世纪末,哈布施堡王朝步入末世,整个维也纳社会都充满了世纪末的绝望气氛,而在这种社会状态下挣扎的人必然如同困兽般无路可逃。值得关注的是,不可靠叙述是表现人物困境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段,是作品中强烈反讽效果的重要来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