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碧强[1,2] 叶耀源 Wu Biqiang;Ye Yaoyuan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2]福建师范大学海峡社会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17 [3]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出 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8-19,共12页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9年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智库专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研究”(2019ZTWTZ001);2021年福建省省直单位教育和科研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269999);2023年度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重大项目)“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FJ2023XZZ023)。
摘 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新思想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研究,分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过程与机制,指出各行动者在实践中具有平等地位,通过“转译”环节,使得多元主体形成合力。由于行动者的异质性,要维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行动者网络,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种外部力量的“嵌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多元参与意味着行动主体自觉性的增强,与传统精神文明建设相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了从“主客体关系”到“主体间性关系”的思维转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8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