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医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阎泽川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山西老年》2023年第11期41-41,共1页

摘  要:我国古代的医院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又称为“医局”“医馆”,现给大家介绍几种典型类型。医疗性慈善类型春秋初期(公元前7世纪)齐国政治家管仲在齐国首都临淄创建了“养病院”,收容聋哑人、盲人、跛足、疯人和残废者进行集中疗养,也是医院的雏形。此后,类似医院的社会救济机构历代相传,名目繁多,隋代称之为“悲田坊”。公元845年唐武宗李炎将其改名为“养病坊”,宋、元、明、清各朝代,有规模较大的公立、私立的医院,比如福田院、广惠坊、居养院、安济坊、安乐坊、安养坊、慈幼局、养济院等等。

关 键 词:春秋初期 社会救济 养济院 唐武宗 医疗性 聋哑人 慈幼局 安济坊 

分 类 号:F4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