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治理:中国社区双重属性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圣莉[1] 唐秀玲 王宁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期99-101,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问题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的双重目标是提升社区行政与自治能力,实践中的社区治理却呈现出“行政化单兵突进”局面。学术界对此持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国家中心视角,这一视角将自治建设不足归因于强国家—弱社会模式下的“行政侵占自治”。二是社会中心视角,持此观点的学者将社区建设视为社会共同体的实现过程,认为行政化社区建设造成了居委会的角色迷失与功能冲突,社会公共性发育不足是导致自治不畅的重要原因。三是国家与社会互动论下的自治机制分析,此观点强调社区自治不足的根源是社区治理中的行政管理与自治机制未实现有效衔接。前述观点实质上都将强国家—弱社会视为社区自治运行不畅的根源,认为“去行政化”与加强社会自治能力是破解自治不畅的关键所在。

关 键 词:分类治理 社会公共性 去行政化 社会共同体 社区自治 有效衔接 自治机制 发育不足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