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艾克代·沙拉木 希热娜依·铁里瓦尔地 阿提坎木·那曼 王艳丽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830002 [2]新疆克州气象局,阿图什845350 [3]新疆喀什地区气象局,喀什844000
出 处:《青海气象》2023年第1期33-41,共9页Journal of Qinghai Meteorology
基 金:中国沙漠科学研究基金(Sqj2018010)。
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FY-2D高分辨率卫星云图资料及NCEP/NCAR每6h一次的再分析资料,详细分析了2019年6月29-30日南疆西部出现的一次暴雨天气的形成机理和中尺度系统。结果表明:2019年6月29-30日暴雨主导系统是欧洲脊,影响系统是中亚低值系统,西伯利亚低槽,东西夹攻的环流形势,高低空环流形势和影响天气系统合理配置,200hPa阿图什位于高层偏西急流轴入口区,具有强辐散抽吸作用;中低层西南急流与冷空气的交汇形成了较强的动力辐合和水汽辐合,辐合中心在暴雨区上空,再加之地面幅合线,地形的作用,对强降水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涡度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区、上升运动区与暴雨区位置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产生大降水的水汽来源:一是中亚低涡本身所携带的水汽,二是阿拉伯海至中亚的偏南风所携带的暖湿气流,三是低层偏东气流水汽的辐合和集中。强对流发生前各种对流参数变化明显,较强的对流有效位能、强烈的垂直风切变等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发生;30日短时强降水天气生命史达6h,由最低TBB达-54℃的β尺度对流云团东北移动所造成,其中,造成短时强降水的β尺度超级单体最强回波(56dBZ)高度达8km,强降水位于TBB梯度大值区。物理量场中温湿条件、水汽通量场的变化特征等诸多有利的温湿条件和动力条件,激发了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
分 类 号:P45[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21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