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淄博市淄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中国保健食品》2023年第8期109-111,共3页China Health Food
摘 要:目的:针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采取双抗原夹心法、间接法检测的准确性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住院患者中抽取451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双抗原夹心法和间接法进行血液检测,记录检测结果。参照金标准[荧光定量(PCR)血液筛查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检测所得阳性检出数,并计算对应诊断符合率,对比各自诊断效能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在本次纳入的4518例样本中,金标准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共计4312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206例。双抗原夹心法检测出阳性标本4212例,对应符合率93.23%;双抗原间接法共计检测出阳性标本4000例,对应符合率为88.53%。双抗原夹心法检测对应所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63%(4210/4312)、99.03%(204/206)、97.70%(4410/4518);双抗原间接法检测对应所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30%(3980/4312)、90.29%(186/206)、92.21%(4166/4518)。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所得结果均较双抗原间接法检测结果更高,满足(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法和间接法两者均能够检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但是相较双抗原间接法,双抗原夹心法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诊断准确性高,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假阳性,有效避免血液样本中的干扰因素,建议在进行临床血液样本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筛查中将其作为首选方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13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