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订立电子合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认定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费艳颖[1] 仝振园 赵国朋[1]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24

出  处:《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57-61,112,共6页Journal of Henan Radio & TV University

基  金:2021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辽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项目编号:L21AFX002。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电子合同成为一种新型的合同形式。合同主体年龄范围不断扩大,未成年人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存在权益失衡的问题。一方面,以护城河式的立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却忽视了其意志独立性;另一方面,相对方的信赖利益欠缺重视和保护,导致交易安全和秩序得不到保障。建议在立法设计上既要尊重未成年人意志的独立性,如赋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定范围的缔约能力,明确和细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有效的认定标准,也要让成年相对方的利益在法定范围内得到保障,如承认欺诈方式订立电子合同的效力。

关 键 词:民事行为能力 未成年人权益 信赖利益 

分 类 号:D91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