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广伟
出 处:《东岳论丛》2023年第11期77-87,共11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CWXJ06)阶段性成果。
摘 要: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与郦道元《水经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名的注释之作,后世评价其均有嗜奇博、绚烂有章等特点,呈现了注释的相似性与丰富的文学性。三注以补入大量材料为主,叙事注重以文学艺术手法活化历史,丰满人物性格,赋予山川地理浓郁的人文色彩,突出个性和风姿神韵,显示出浓郁的文学色彩。这一特点与文史分野的发展和士人个体意识觉醒密切相关。正是由于文史分离过程中呈现的不同特点,折射于裴松之、刘孝标等人身上,看待历史的角度发生变化,于记叙真实史实之外,注重活化历史,从文学角度揭示人物的个性、内涵、神韵。郦注受南朝文学发展影响,于承袭裴注的基础上亦折射出文史分野的影响。以此可见三注共同蕴含的内在精神,是裴松之、刘孝标和郦道元选择这种新的注释体例的原因,也是“自立于所注者之中,而又游乎其外”之精神的展现。
关 键 词:裴松之《三国志注》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 郦道元《水经注》 文史分野 个体意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