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东沙 鲜于俊杰[2] 庞坤坤 魏修良 韩佳孝 WANG Dong-sha;XIANYU Jun-jie;PANG Kun-kun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山东济南250033 [2]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科研部,山东济南250033 [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山东济南250033 [4]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医学超声科,山东枣庄277100
出 处:《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3年第11期903-905,90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摘 要:通过对比分析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特点和超声表现,分析两者的异同,提高浸润性小叶癌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1年12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术前行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小叶癌的70个结节和浸润性导管癌的731个结节,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两组间的异同,明确各超声征象的诊断价值。两组在年龄、绝经状态、厚径、长/厚、病变类型、触诊、导管异常、形态及边缘表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83,P<0.001,R^(2)=0.082)。年龄较小者(OR=1.025)、长/厚较大者倾向于浸润性小叶癌(OR=0.619)。尽管多种临床和超声表现在诊断浸润性小叶癌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病例年龄和病灶长/厚比值在单因素和多因素中都有重要意义,对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分 类 号:R445.1[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5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