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视野下燕窝贸易和功效(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介苗丁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国食品工业》2023年第20期34-37,共4页China Food Industry

摘  要:19世纪末期,厦门、上海等通商口岸均已成为燕窝贸易的重要转口港,此时在中国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且或多或少相对独立的贸易行业——参燕业。1928年《申报》有一条记录,“参燕业开基,历有七十余载,小大同业,计二十余家,今之发展,十倍于前,统年营业,有数百万之巨,可谓商业中意健将。”以这条记录推算,参燕业最早可能发源于19世纪中期。结合其他数据发现,当时这一行业的运作机制比较完备,有分门别类的商行和比较稳定的客源。如上文所述的原因,此时参燕业的主营者仍为闽粤商人。

关 键 词:贸易行业 通商口岸 燕窝贸易 《申报》 参燕业 中国沿海地区 19世纪中期 运作机制 

分 类 号: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F426.82[历史地理—中国史] F752.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