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关茵[1] 张卓新 高雪 郭超群[1] GUAN Yin;ZHANG Zhuoxin;GAO Xue
出 处:《华南预防医学》2023年第8期1026-1029,共4页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通过对焦作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加强针对性招募达到提高血液安全和降低输血风险目标。方法对2022年1月31日至2023年2月1日焦作地区69748名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谷丙转氨酶(ALT)、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5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748名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总数为732例,总不合格率为1.05%。其中ALT阳性筛选例数为395例,不合格率为0.57%;HBsAg阳性为157例,不合格率为0.23%;抗-HCV阳性为68例,不合格率为0.10%;抗-TP阳性为79例,不合格率为0.11%;抗-HIV阳性为33例,不合格率为0.05%。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的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HBsAg阳性率和抗-TP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学历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和抗-HIV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献血次数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和HBs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焦作地区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相对较低,但血液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因此建议使用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监测及过滤,以确保临床应用的血液安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5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