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勇[1] 邬丹力 周枫[1] 南逊 俞玮 张云庆[1]
机构地区:[1]江阴市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骨科,江苏214400 [2]江阴市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急诊科,江苏214400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3年第11期1206-120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残留移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8-06—2019-12诊治的30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残留移位,分析术后残留移位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评价残留移位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所有患儿均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肘关节Baumann角和远端骨折块侧方及前后移位情况,根据移位程度分为:Ⅰ度为移位<25%;Ⅱ度为移位≥25%~<50%;Ⅲ度为移位≥50%~<75%;Ⅳ度为移位≥75%。末次随访时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端塑形情况,用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活动功能。结果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5个月。无手术相关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Baumann角61°~79°,平均72.3°;侧方移位4.0%~23.8%,平均9.4%;前后移位7.3%~35.7%,平均19.4%。根据移位程度分级:1例移位为Ⅱ度,其余29例移位均为Ⅰ度。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标准评定结果:优24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96.7%。所有患儿术后未出现骨折再移位及翻修手术,无肘外翻及内翻畸形,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结论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轻度残留移位能够获得良好的塑形,临床疗效良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