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笋记录的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7e时期百年尺度季风崩溃事件  

Centennial-scale monsoon collapses during Marine Isotope Stage(MIS)7e detected in a northern Chinese stalagmite recor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段武辉[1,2] 谭明[1] 王立胜[1] 王学锋 马志邦[1] 崔琳琳[1] 肖正逸 Duan W;Tan M;Wang L;Wang X;Ma Z;Cui L;Xiao Z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044 [3]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12期2979-2991,共1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172208、41772184、4173117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编号:XDB26020000)资助。

摘  要:由于缺乏高分辨率的古气候记录,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MIS)7e期间(倒二间冰期第一个峰值时期)是否存在百年尺度气候波动,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提供了一条华北地区年代际分辨率的石笋δ^(18)O记录,时间跨度为242.3~236.8ka BP,涵盖了MIS7e时段.通过将该石笋记录与同一洞穴已发表的石笋记录结合,合成了KLSδ^(18)O记录.从倒三冰消期至MIS7e时期,KLSδ^(18)O呈下降趋势,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的上升趋势一致,进一步强调了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在冰期/间冰期转换中的重要作用.倒三冰消期比MIS7e时期出现了更多大幅度、千年至百年尺度的同位素波动,说明冰盖的消退有助于气候异常的发生.新的石笋δ^(18)O记录显示,MIS7e时期发生了4次百年尺度的夏季风崩溃事件,分别发生在~242.1、~240.8、~239.3和~238.2ka BP,表明间冰期内部气候的不稳定性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缺乏MIS7e时期太阳活动和淡水排放数据,尚无法对这些快速气候异常的驱动因素做出结论性判断.借鉴早全新世期间亚千年尺度气候异常的动力机制,初步推测淡水注入北大西洋和/或太阳辐照度的降低引起的经向翻转流减弱可能是MIS7e内部气候突变事件的潜在驱动因子.此外,降低的太阳辐照度也可能通过低纬过程引起气候异常.

关 键 词:华北 石笋δ^(18)O记录 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7e 百年尺度季风崩溃 淡水和/或太阳活动驱动 

分 类 号:P53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97[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