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婧妍 Wu Jingyan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7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23期119-122,共4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解析拉康的精神分析在日本漫画家藤本树的作品《电锯人》中的阐释与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自精神病学转向精神分析方向,这种诡异独特的分析方式兼具深度与广度,对探究人类日常社会行为背后的原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目的在于以拉康精神分析解释漫画中看似病态实则逻辑严密的设计。方法:文章以齐泽克在《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中对拉康精神的阐释为理论,从作品的恶魔世界观与人物设计这两大方向展开分析,指出藤本树塑造的恶魔世界观对拉康符号秩序概念的体现,引出大他者的欲望是这一秩序诞生的根本原因,进而以典型人物支配恶魔玛奇玛为例阐释大他者的欲望,以主人公电次的成长为例阐释小他者的欲望及其与大他者之间的矛盾,展示、分析电次从服从于大他者的小他者,在自我与超我中麻木享乐,最终反抗大他者觉醒的完整历程,详细阐释拉康的精神分析与现实生活在《电锯人》中的夸张化集中运用。结果:将电次看作小他者、玛奇玛看作大他者解释了《电锯人》的核心,即欲望。大他者与小他者的行为逻辑源于欲望,小他者的欲望实际等于大他者的欲望。结论:社会中人类的种种行为因欲望而发生,当大他者的欲望与小他者的觉醒相冲突时,人性的黑暗如恶魔一般诞生。拉康的精神分析适用于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塑造,能增强角色的立体感,提升作品的深度,防止故事浮于表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