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鉴赏与休闲:20世纪50年代电影周的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航 

机构地区:[1]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3年第10期96-100,共5页Sichuan Drama

基  金: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70年闲暇生活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9BSH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社会生活中的电影活动进行积极调整,组织化的电影放映成为主流,尤以电影周的出现最为明显。20世纪50年代,电影周举办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参与逐渐增加、主题内容逐渐丰富,并衍生出座谈会、展览会、观众见面会等系列活动。作为文化实践的场域载体,电影周被官方赋予了传递国家理念的使命。与此同时,电影周还起到拓展视野、提升认知的社会功能,成为国人“看见世界”的重要渠道。在艺术审美能力培育和健康休闲方式推动等方面,电影周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 键 词:电影周 20世纪50年代 社会功能 闲暇生活 

分 类 号:J992.7[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K2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