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享光[1] 高泽铭 Chen Xiangguang;Gao Zeming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2]海口经济学院东方外贸外语学院,海南海口571132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10期66-76,F0002,共12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观。这一金融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金融观的继承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来,经济和金融是通过价值运动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借由对整体与其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透视才能把握经济过程同金融过程、经济变量同金融变量间的联系,揭示金融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金融观,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驱动下金融和实体经济平衡与失衡的条件、实体经济同金融良性循环的逻辑及实现路径,进而建立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观。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构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强化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产业资本和实体经济主导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机制,同时在货币供给和货币资本供给中遵循公共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逻辑,充分发挥货币资本的第一推动力,促进社会生产条件的建设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