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慧瑜 Zhang Huiyu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3年第12期60-65,共6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2021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文艺作品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数字时代文艺批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AZD053)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电影生产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非科班出身的电影人在新的市场和产业环境中成长,成为电影创作的新势力,其中最引人瞩目的现象是从演员转型做导演的文艺工作者,如徐峥、王宝强、陈思诚、邓超、吴京、贾玲、大鹏等。这些有标识度的演艺明星,执导了不同风格的类型电影,推动中国电影多元化发展。本文以大鹏导演、参演的电影作品为例,把他在银幕上导演、塑造的小人物形象与从网络综艺主持人到电影明星的戏外人生结合起来,一方面探究从喜剧演员到电影导演的转型本身显示了互联网文化与银幕文化之间的跨媒介互动;另一方面是他的电影及其所塑造的银幕形象以小人物为主,这些小人物、边缘人的喜剧化成为时代变迁的文化隐喻。
关 键 词:媒体变迁 小人物喜剧 东北想象 重返20世纪90年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