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后如何更好地为大众服务——2023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主题研讨会综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红娟(整理)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收藏家》2023年第9期102-109,共8页Collector

摘  要:在1980年以前,全国省市级有外销权的文物商店有50余家,下设有40余个文物代销点,形成文物购销体系,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文物流通中,占据了主渠道地位。在专管、专营文物市场政策下,各地国有文物商店发挥了五大作用:一是开展流散文物的收购和管理,收集和保护了大量文物,阻止珍贵文物外流;二是为博物馆提供藏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博物馆凡是成批量的文物入藏基本上都是国有文物商店提供的;三是为国家创造外汇,调控了文物市场的商品价格;四是为行业培养人才,培养出一批懂文物鉴定和管理经营人才;五是作为文物流通的主要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收藏和文化需求。这些都是国有文物商店为文博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

关 键 词:流散文物 文物鉴定 文博事业 文物商店 文物外流 商品价格 博物馆 积极贡献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