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庆宇
出 处:《科学社会主义》2023年第5期77-83,共7页Scientific Socialism
摘 要:根据1842—1843年的传世史料看来,后来以经济学闻名的马克思,起初并不重视《法哲学原理》中的经济分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概念,既有别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也不同于马克思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等人合作),主要是指一种“现实的”“具体的”——而非“抽象的”“形式的”——政治存在。马克思当时的设想是:通过“扩大选举并尽可能普及选举,即扩大并尽可能普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个体获得国家主权,使市民社会“普遍性的政治存在”压倒“特殊性的市民存在”,以使国家丧失它的政治(统治)意义。现在看来,这套设想对于市民社会的市民存在的研究不够,因而对于普选制有过高期待。但是,如果没有充分考虑《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概念,恐怕不能正确而全面地认识马克思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分 类 号:A81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032[政治法律—政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