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银辉[1] WANG Yinhui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河池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14-121,共8页Journal of Hechi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当代意义研究”(18ZDA275);河南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项目”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研究”(HDCS-03)。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立足本民族文化传统,坚持走自己道路,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探寻的话语结晶。这一话语的提出有其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和厚重理论积淀。自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以来,中国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不懈摸索,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理念的酝酿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经历酝酿、生成与发展三个阶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话语,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问题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尊重历史,面对当下,解决现实问题而生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一种表征。
关 键 词:“中国式现代化”理念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历史文化基础 理论积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