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3]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国际金融》2023年第11期3-13,共11页International Finance
基 金: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研究”(项目编号:21ZDA09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的跨国溢出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3CJY041);上海交通大学课题“国际货币体系分化中人民币国际化”资助。
摘 要:继全球金融危机后,俄乌冲突爆发再次引发学术界和政策界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讨论,去美元化声音高涨,总结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经验、预测未来国际货币体系走势又一次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对未来30年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格局演变进行情景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性变革是大国博弈的结果,经济实力是基础性因素,其影响具有长期滞后性;第二,只有在经济实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金融因素的提升才有助于加速货币国际化;第三,虽然未来30年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将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美元主导地位很难改变,网络外部性是制约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演化的重要因素;第四,基准情景下,2050年人民币国际储备份额在10%左右。上述发现启示我们,人民币国际化应稳慎扎实推进,短期内过早地追求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并不理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国内利益为重,只有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才可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