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辨色论质” 的红大戟色泽与蒽醌类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蒲昕颖 陈晓娇 徐雅静 王欣格 刘小莉 邱斌 

机构地区:[1]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2]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暨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3年第9期2288-2290,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生物领域)(202102AA310037);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202001AZ070001-015);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202105AG070012XS2219)。

摘  要:目的基于红大戟药材粉末颜色与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阐释红大戟“辨色论质”中以红褐色为佳的科学内涵,为红大戟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定红大戟药材粉末颜色,采用HPLC法对芦西定、3-羟基巴戟醌、甲基异茜草素及6-羟基茜草素进行含量测定;并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红大戟中芦西定、6-羟基茜草素含量及四种蒽醌类成分总量(芦西定、3-羟基巴戟醌、甲基异茜草素及6-羟基茜草素)与L(代表颜色亮度)、a(代表颜色红绿色度)、b(代表颜色黄蓝色度)、E ab(色差值)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3-羟基巴戟醌含量与a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甲基异茜草素含量仅与b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红大戟颜色与其四种活性成分含量有显著相关性,颜色偏红色的红大戟芦西定、3-羟基巴戟醌、6-羟基茜草素含量及四种蒽醌类成分总量较高,这与传统描述以“红褐色为佳”相符合,此研究为阐释“辨色论质”在红大戟药材传统鉴别中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辨色论质 红大戟 色度值 蒽醌类成分 相关性 

分 类 号:R282.71[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