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尹静 张俊丽 李媛媛[1] 宋建敏 白耀武[1] 杨鸿源[1]
机构地区:[1]唐山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河北唐山063014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3年第11期1174-1176,共3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21749)。
摘 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用药对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接受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常规组患儿使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其余与观察组相同。采用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对苏醒期躁动进行评分,采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对疼痛情况进行评分。采用术后行为量表(PHBQ)对患儿术后行为改变进行评价。在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和手术结束时(T4)记录并比较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和FP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和30 d,观察组患儿行为改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观察组分离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T2~T4时的MAP、HR均高于各组T1时,且观察组T2~T4时的MAP、HR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常规组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用药可以有效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儿的苏醒期躁动,降低术后行为改变发生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