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福建医药杂志》2023年第6期33-35,共3页Fujian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泉州市科技局科技项目(2022N002S)。
摘 要:目的与白膜成分袋静置法、白膜成分袋室温隔夜提取法对比,探讨白膜成分袋振荡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创新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无偿献血人群采集500袋300 mL全血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白膜成分袋振荡组(采用白膜成分袋振荡法,全血176袋)、白膜成分袋静置组(静置1 h,全血162袋)、白膜成分袋隔夜组(隔夜提取,全血162袋)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质量(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混入量、容量、酸碱度)的差异。结果3种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容量和酸碱度均符合要求,白膜成分袋振荡组的血小板计数高于静置组和隔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膜成分袋振荡组的红细胞混入量低于白膜成分袋静置组和白膜成分袋隔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膜成分袋静置组和白膜成分袋隔夜组的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混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膜成分袋振荡组的酸碱度低于白膜成分袋静置组,高于白膜成分袋隔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膜成分袋振荡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更高,适于推广应用。
关 键 词:白膜法 浓缩血小板 白膜成分袋振荡法 白膜成分袋隔夜提取法 白膜成分袋静置法
分 类 号:R33[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