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新生儿PICC导管置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炎英[1] 王英婷 卓瑞燕[1] 

机构地区:[1]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五科,福州350001

出  处:《福建医药杂志》2023年第6期156-157,共2页Fujia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NICU新生儿长期静脉输液、静脉营养治疗的常用途径,但受新生儿解剖结构、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差异等因素影响,新生儿PICC尖端异位发生率较高,极易导致感染。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是PICC尖端定位的新技术,目前已证实其对减少导管尖端异位有显著的作用[1]。但当前国内对于PICC管理存在“重穿刺、轻维护”的现象,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越低、胎龄越小,静脉条件差、免疫力较低,即使单一应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也不能显著减少新生儿PICC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2]。

关 键 词:导管尖端 长期静脉输液 心电定位 PICC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尖端定位 人员专业技术 风险评估 

分 类 号:R473.72[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