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千战地写生过程中对“城门”的关注——以1936年《大公报》刊登写生作品为例  

Shen Yiqian’s Attention to the“City Gates”in the Process of Battlefield Sketching:Taking His Sketches Published in Ta Kung Pao in 1936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乐洋 李桂生 Pan Leyang;Li Guisheng

机构地区:[1]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2]浙江理工大学

出  处:《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40-44,共5页Northern Art: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YJAZH052。

摘  要:沈逸千,是20世纪初期引领艺术“走入十字街头”的一位著名战地写生画家。1936年沈逸千受《大公报》社之邀,担任战地旅行写生记者,拉开我国20世纪初期西行写生的帷幕。画家此行围绕绥远抗战展开,旨在向内地传递西北抗战实况。但沈逸千画面却少表现战争内容,画面中频繁出现以“城门”为代表的防御建筑图式。这些“城门”图式,在画面中与士兵、骆驼等西北特色符号并置后,组成典型的抗战防御图像组合。显然,此时的“城门”图式形式在沈逸千画面中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地传递西北战况的基础功能,更作为象征国家边界与守护国家民族安全的经典符号出现。

关 键 词:沈逸千 战地写生 抗战美术 “城门”题材 

分 类 号:J2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