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尚会
机构地区:[1]钦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钦州535099
出 处:《广西畜牧兽医》2023年第6期263-265,共3页Guangxi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粪便以及人畜肠道等中。菌体呈直杆状,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为革兰氏阳性菌。依据主要致病性毒素与其抗毒素中和试验,可将此菌分为A、B、C、D、E等5个型。其致病作用主要在于它产生的毒素可引起不同动物发生不同的疫病[1]。2019年9月底钦州存栏70多头牛的某肉牛场,7天内发病10头,死亡7头,其中发病第三天死亡3头。经诊断为牛魏氏梭菌病,采取抗菌素治疗、改善饲养管理、环境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病情得以基本控制。
关 键 词:魏氏梭菌病 环境消毒 肉牛场 抗菌素治疗 革兰氏阳性菌 第三天 致病作用 毒素中和试验
分 类 号:S858.2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