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晓刚[1] 张春江[1] 付彦杰 董王钰 杨晓萍[1]
机构地区:[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出 处:《中成药》2023年第12期4137-4142,共6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益肾化湿颗粒”临床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开放课题(康药合字2020385)。
摘 要:目的探究益肾化湿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行单肾切除手术,随机选取其中6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兔抗Thy-1抗体(2.5 mg/kg)复制MsPGN模型,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8.5 mg/kg)和益肾化肾颗粒低、高剂量组(3.125、6.25 g/kg),每组6只。造模后实验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6周,期间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分时段检测24 h尿蛋白水平。给药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尿素氮(BNU)、肌酐(Scr)水平;取肾脏,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_(1)的分布及表达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GF-β_(1)、Smad2/3、p-Smad2/3、FN、ERK1/2及p-ERK1/2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_(1)、FN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化湿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速升高(P<0.05),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肾小球内核计数、肾组织纤维化评分、肾组织TGF-β_(1)AOD值、TGF-β_(1)、FN mRNA表达和TGF-β_(1)、p-Smad2/3、FN、p-ERK1/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益肾化湿颗粒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较益肾化湿颗粒低剂量组更具优势(P<0.05,P<0.01)。结论益肾化湿颗粒可减轻MsPGN大鼠蛋白尿、病理损伤,延缓疾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_(1)/Smad2/3信号通路,抑制ERK1/2磷酸化相关。
关 键 词:益肾化湿颗粒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TGF-β1 SMAD ERK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