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克敌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各界》2023年第12期24-27,共4页All Circles
摘 要:陈寅恪致信傅斯年三“讨公道”,研究某位学者,就资料而言当然是其学术论著最为重要,此外诸如日记书信等也是极好的第一手资料,此为常识无需多言。笔者研究陈寅恪学术思想有二十多年,也曾在研究中多次利用陈氏书信,发现其书信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谈论学术为主,一类则是以亲友交往及日常琐事为主。显然前者更有学术价值,但后者也不可谓不重要,有些书信看似和学术没有关系,却从中可以发现写信人的性格甚至昭示出其之后的命运,陈寅恪1929年写给傅斯年的一封信就是如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