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智涛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
出 处:《人民论坛》2023年第23期44-47,共4页People's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专项“重大突发事件中知识传播对社会共识的作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VYJ014)阶段性成果。
摘 要:目前,关于虚拟数字人的关注与讨论,主要不在于“虚拟数字”技术,而在于“人”,这是其与一般虚拟数字技术或产品的巨大区别。虚拟数字人作为技术身体正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身体与技术的关系,也改变了人的存在状态,推动人类向“后人类”转向。虚拟数字人使数字生命在多重空间延展,拓展了人的认知能力、交互能力和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内涵。然而,虚拟数字人也会产生主体异化的风险,包括主体自主性的缺失、主体认知脱域、主体理性退化以及主体道德失范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