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 [2]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3]中山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出 处:《美术大观》2023年第10期14-26,共13页Art Panorama
摘 要:滥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湘南丘陵的拜日信仰,创造了獠牙猛兽和神鹰两种拟禽兽形象化的日象神徽。日鹰与獠牙日兽两种形象象征太阳在昼和夜的两面,即日鹰在夕霞被吞吃的意象,还有其在旦霞时分从猛兽嘴中飞出来的形象。这一套信仰体系在长江中游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经过复杂的过程传到商代,后来又流传到战国汉代。该信仰的传衍,既有外在形状的流传,亦有内涵意义的传承,两者并不同步,一路上蕴含了很多新的含义。后石家河文化(亦称“肖家屋脊文化”)也明显保留其迹象,此时日神与始祖合一而产生日鹰始祖、神虎和獠牙神祖三种互补的形象,继续传承于中国文化中。第一种乃由后石家河鹰形礼器、九黎的日鹰始祖、商王族的玄鸟神生信仰,以及三星堆神树日鹰形象所代表。第二种乃具象化于神虎形象,并逐渐发展出老虎西灵形象。第三种乃羽化的獠牙猛兽嘴与人格化的神祖形象相结合,形成獠牙神祖面像。虽然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具体造型和构图方式有差,形象的意思也多样化,却一直借由日虎与日鸟的形象和构图来表达太阳死于西而再生于东的意象,而獠牙神人面像既含有崇高通天的意义,亦被结合于始祖崇拜之中。
关 键 词:千家坪 高庙文化 拜日信仰 虎崇拜 鹰崇拜 獠牙神祖 玄鸟信仰 三星堆青铜神树 汉画像石
分 类 号:K87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33[历史地理—历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