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儒
出 处:《美术大观》2023年第10期98-102,共5页Art Panorama
基 金:2022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
摘 要:本文关注抗战时期木刻版画的图像,试图从图像、文字、声音和行动的角度讨论木刻图像复杂的视觉生产机制。木刻作为一门“战斗”的艺术,其目的是通过表现特定的造型和场景号召群众起来反抗,其中少不了利用图像传递声音和口号。为了唤起行动,图像需要文字的配合,因此出现了图像和文字的关系。图像如何唤起行动,从图像的视觉机制分析,涉及图像行为理论。总之,抗战时期的木刻版画利用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媒介的互动效应,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充分发挥了宣传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