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237 [2]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出 处:《关东学刊》2023年第5期57-69,共13页
摘 要:从社会学视域看,个体化理论从西方传入中国已有40年之久,个体化理论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学术界研究得到应用并取得发展,与其所反映的社会变迁背景密切相关。中国的个体化蕴含着个体与国家、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变迁。城乡结构的个体化、家庭领域的脱嵌现象、群体个体化的多样化成为个体化的中国重要议题。本土学者从家庭的伦理与家庭私人领域开展研究,推进个体的生命历程、家庭的代际关系和婚姻关系、个体与国家关系的研究。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仍是中国个体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国社会并未出现彻底的个体化现象。除此之外,应同时开展对技术与个体、社会网络与个体、文化与个体的相关研究。中国的个体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塑造经济上独立、政治上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个体仍然是继续研究的重要主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