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洪
机构地区:[1]广元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
出 处:《廉政瞭望》2023年第23期24-27,共4页
摘 要:说到古蜀道,不得不提到为修缮蜀道以及治理蜀道沿线城镇的地方官。这些地方官勇于担当、廉洁为民,在蜀道上留下了一段段佳话。金牛道从广元绵延到绵阳梓潼后,经魏城、仙海,过芙蓉溪后到绵阳城区。北宋时期,绵州(今四川绵阳市)为蜀道重要驿站,熙宁年间,任绵州通判的鲜于侁休整驿道、整顿风气。当时,那里的地方官贪污成风,甚至连公家的柴炭、蔬瓜都偷偷往家里拿。鲜于侁以身作则,让当地政治生态大为好转。北宋有“铁面御史”之称的赵抃赵只带一张琴、一只鹤入蜀,在蜀道上留下了“我必如清白江水”为官志向。清初官员贾汉复任陕西巡抚时,兴修水利、驿道,又纂成《陕西通志》,他主持修葺褒城至宝鸡三百余公里的栈道,是清初以来最大规模的栈道维修工程……蜀道延绵几千里,沿路驿站、城镇矗立,古往今来清官廉吏不胜枚举,笔者以广元为例,探寻蜀道廉官的故事和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