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2]东莞康华医院放射科,广东东莞523000
出 处:《海军医学杂志》2023年第11期1193-1196,共4页Journal of Navy Medicine
基 金:东莞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20211800902962)。
摘 要:目的探讨双源CT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及与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双源CT检查的104例甲状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甲状腺癌组(54例)和良性病变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双源CT参数: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NIC)、电子云密度/等效原子序数(Rho/Z)及双能量指数(DEI)水平,并分析双源CT参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效能;同时探讨双源CT参数与甲状腺癌形态学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平扫碘浓度、动脉期的NIC、Rho/Z、DEI值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碘浓度、NIC、Rho/Z、DEI值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46,90.20%,88.10%,高于单一诊断。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等不同形态学生物学行为指标的双源CT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浓度、NIC、Rho/Z、DEI值等双源CT参数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等甲状腺形态学生物学行为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双源CT检查具有较高的甲状腺癌诊断价值,且双源CT参数(碘浓度、NIC、Rho/Z、DEI值)与甲状腺癌形态学生物学行为指标(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腺外浸润)相关;可通过双源CT评估甲状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分 类 号:R814.42[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