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出 处:《西藏医药》2023年第6期55-56,共2页Tibetan Medicine
基 金:“疫情下Neovas在医院急救体系下临床应用”(编号:20210303010373)。
摘 要: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可吸收支架(NeoVas)对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接收治疗的84例ACS患者。纳入的病例对象予以分组对照,组别分别是观察组、对照组,都是各组的患者为42例。两组均是采取支架介入治疗方式,均是选择同样的操作方式,而对照组植入金属支架,观察组则是植入NeoVas支架。比较两组介入成功率,两组植入前与植入后1周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指标水平,两组均随访12个月比较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介入成功41例(97.62%),对照组患者介入成功40例(95.24%),数据间无统计学上差异(P> 0.05);相较于支架植入之前测定的IL-6、CRP、TNF-α水平,在植入之后的1周都是表现出升高的情况,而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各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随访6个月、12个月发生率分别为2.38%、7.89%,对照组分别为14.29%、29.73%,观察组随访6/12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可吸收支架(NeoVas)用于急诊介入治疗ACS中的成功率同金属支架相当,但是NeoVas支架对炎性因子刺激更小,随访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 键 词:生物可吸收支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冠脉再通 炎性因子
分 类 号:R541.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