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仁政理念的主导地位及其在东周的衰变与守护  被引量:2

Dominance of Conceptual Benevolent Governance in the Western Zhou and Its Decline and Protection in the Eastern Zhou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祁志祥 QI Zhixiang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40

出  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23-134,共12页JOURNAL OF GUANGXI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项目编号:ZXA048)。

摘  要: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生存寿命最长的一个朝代。周代国祚绵长,与其实行的仁政密切相关。武王推翻殷商暴政、建立周朝后,及时进行政治之道的攻守转换,偃武修文;周公继踵,制礼作乐,敬德保民,整个西周“仁义之道,满乎天下”。春秋时期,虽然开始出现礼崩乐坏,但仁人志士起而拯救,“以义相支持”,仁义之道“余业遗烈,流而未灭”。战国时期,诸侯“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上下失序,兵革不休,“虽有道德,不得施谋”,但仁政理想仍然是广大人民的普遍诉求,是诸子学派提出的拯救天下的主要主张,是评价是非得失的价值标准。准确认识周代的政治思想和制度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

关 键 词:周代 仁政思想 主导、衰变与守卫 

分 类 号:K204[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